太极拳历史的重大发现(中)续十三 赵堡太极拳谱之谜(续)
崔虎刚 ( 六合武学)
赵堡太极拳谱之谜(续)
关于雍正六年王柏青《太极秘术》前文已经证明其真伪。魏老师在我们这里留言,认为太极密朮的作者应该是武当杂志的谭大江。笔者没有证据。网上看到谭老师相关两文可参考:
1、武当赵堡太极拳经典理论 《太极秘术》 一、邢喜怀、张楚臣、王柏青著述之始末。按:承蒙武当山《武当》杂志编辑谭大江先生不吝赐教,将其珍藏之未传世之秘籍,武当赵堡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邢喜怀先师《太极拳道》、《太极拳说》;第三代传人张楚臣先师《太极拳秘传》;以及第四代传人之一王柏青先师《太极丹功义诠》,《太极丹功要术》以及王柏青在清雍正六年冬月所《自述》,赠予本人,实感荣幸,感谢大江仁兄深情厚谊。同时感谢刘枫梧先生及先祖刘恒山前贤能为本门派保存并贡献此秘籍,实属人品可贵,值本门派诸门人众弟子,感恩带德,永铭垂青,祝愿刘恒山前贤永远福荫后世,家门昌盛,万古留名。上述秘籍,均为得道真言,乃为太极拳界之至宝,现附录于此,供同道切磋学习,以便继承,并发扬光大之。2017-10-18 19:13(https://www.sohu.com/a/198925704_300612)
2、谭家秘传太极丹功义诠(张守信配字)2016-08-09 由 淮北人物 發表于文化,编辑:武兵 文(秘传):谭大江 配字(插图):张守信
此外,笔者分析了雍正六年王柏青《太极秘术》故事中的不合情理之处,郑瑞先生在其《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中也记载了王、谭两位老师的献稿及评述,也认为刘氏先人第二次为了照顾奄奄一息的老者的情绪,才匆忙中潦草地抄录了拳谱的部分文字。王、谭两位老师还认为,这位怀揣赵堡太极拳最高秘籍的入室弟子徒有虚名。
雍正六年王柏青《太极秘术》之谜破解之后,我们又发现陈清平名下的赵堡太极拳谱是王宗岳乾隆六十年以后的版本,与武氏所得版本不同。
明白了以往学人,包括乔、薛、严诸位学人及大量赵堡太极拳传人,提出的陈清平传武禹襄王宗岳太极拳谱的种种说法是错误的。
乔松茂先生对陈传武的说法
薛乃印对陈传武说
严翰秀先生织开会集体表决说
笔者也举证了赵堡太极拳谱中陈清平或张三丰名下的拳谱,含有出自河北广平陈利的乾隆拳谱。
此外,赵堡太极拳学人曾就陈家沟拥有与其名称有别、相同内容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论是陈家沟的这些拳谱来自赵堡太极拳传人。且不说陈家沟传人自然不会认可。
实际上这一课题,如前文笔者所述,与学界《梅花拳秘谱》与苌乃周武学相同内容,谁抄谁的课题研究和争论一样,同属于概念性前提的错误。
因为《梅花拳秘谱》本是北京刘志刚先生所藏《心意拳谱》的改名。这里也是同样的情况。
从赵堡太极拳许多传人的出版著作刊登的文章看,除了上述我们破解的两个拳谱外,赵堡太极拳传人历代秘传的拳谱,其大量的内容是心意门拳谱的内容。尽管分段取出、命名有别。与河南陈家沟传谱争论的正是这些心意门拳谱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九要论、心意拳论、交手法,以及许多其他形意门著作的内容。
这些心意门的内容,今日传人的著作将其归为赵堡太极拳早期流传下来的秘传内容。从其将心意门拳谱拆开并命名为“天远机论”“捷要论”等看,似有一定年头了。大致所含心意门的拳谱,在赵堡太极拳传人拳谱中占了一大半。可证,心意门拳谱对赵堡太极拳传人的影响之大。以致于赵堡太极拳的别名就是心意拳!
赵堡太极拳秘谱
梳理这些,可使我们明白,赵堡太极早期拳谱主要有三大构成:
一、 陈清平(或张三丰)名下的王宗岳《太极拳论》谱2.0 版(乾隆六十年以后的版本)
二、 河北广平陈老利先生的乾隆太极长拳谱
三、 心意门拳谱
另外一些内容,则是,受到王宗岳乾隆六十年以后的《太极拳论》谱版本中(疑为嘉庆十年郭应三进士)所加的批注文,引用的张三丰(峰)文字的影响下,从它处吸取张三丰(峰)的相关文献的内容。
由此可知,河南赵堡太极拳就是被这些拳论拳理武装起来的一门拳法!难怪赵堡太极拳可以独树一帜,武艺高明,代有高人。
各位老师,可以实地考察其实用高明之处。网上也可以看到赵堡太极拳谱传人的太极拳,潇洒、漂亮、功夫深!
至于赵堡与陈家沟的传承关系,这是另一个大课题。
后文,我们再来看陈家沟太极拳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