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创业所需要的“注册资金”是会让许多人望而生畏进而退却的:“中字号”的公司是高山,注册资金起码一个亿;要是想和大运营商比如中移动啥的企业做生意,要弄个“全网XX资质”,起码先要有注册资金1000万;制造业里的注册资金则根据不同业务来分等级,得去查查工商局的法典,碰碰运气;开个网店赚点儿老外的钱吧,得,你还以为是低门槛的行业,其实已经进入了危险的灰色地带,做进出口生意的“注册资金”起码得要100万!
在中国创业,“注册资金”是一个先决条件,先入为主、似乎天经地义。大家有没有想过,注册资金其实和创业以及创业成功之间并无一个等号。因此,创业者们大可不必因“注册资金”而动摇了创业的决心,注册资金其实只是在吓唬那些犹豫不决的创业者,不妨可以用作一块小小的创业试金石。建议你鼓起勇气来,拿出三万块钱去注册一家公司吧,据说这是目前各地工商局规定的最低公司注册资金,相当于创业列车最便宜的站票吧。
呵呵,三万块钱注册资金的公司!
说不定工商登记处的公务员小姐会向你瞪白眼:就你这几个小钱还想创业?!
说不定你注册了公司之后招聘员工,应聘者和你签了雇佣协议之后,望见你墙上挂的营业执照一眼便改变了主意,决定周一不来公司报到上班了。
说不定你创业成功赚到了大钱,别人非但不夸你是创业英雄,反而骂你是“空手套白狼”!
这是什么逻辑、什么世道、什么“支持创业、鼓励创新、打造全民创业的氛围”?工商局里对企业“注册资金”的规定本质上是在告诫世人:没钱别创业!
呵呵,制定政策的官员们怎么也不下基层来亲手摸摸创业者们的口袋,呵呵,俺要是有钱还来创它屁个业啊!!
(一)“注册资金”不代表一个公司的实力
有谁能举例说明创业成功和注册资金的必然联系?当然竞标圈地的“地王”除外。
(二)“注册资金”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规定需要大笔注册资金的行业,通常背后会有忽悠的黑手来搅和,举个房地产公司的例子:从地下钱庄借1000万元高利贷,注册一家1000万注册资金的公司(因为要去搞地,注册资金少了忽悠不了政府官员),注册完抽走500万还给金主,先用100万豪华装修办公室以显示自己有实力,再用200万去打点搞定拿地的官员,再付200万买地的定金,然后把地皮抵押给银行借出1000万,用其中800万付给放贷金主,余下的200万用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最后拖欠承包商的工程款,还欠下民工的薪资,入不敷出,扔下烂尾楼潜逃……即使在这个时候,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工商登记上照样还是堂而皇之显示是个有1000万“注册资金”的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