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全部使用python开发。网站后台的搜索引擎基于Twisted, GUI基于Quixote,还用到了cElementTree, MySQL和 PIL,这是豆瓣技术的基础。纯粹的技术原理之外,相关豆瓣技术还有三个核心原则:以用户为中心、简单的前台与复杂的后台、快速开发。
以用户为中心Web2.0 改变了一些产品特性的优先级。原来做产品会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而可用性的优先级会往后放。现在则由于要给普通用户使用,必须要以用户为中心,肯定要从易用的角度出发。可以说,Ajax技术的流行,首先解决的也是一个观念问题。虽然这时点击量无法获得增长,但是它却可以给用户带来更为便利的网络访问。现在的网站开发不是为了追求点击量了,而是为用户提供需要的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寻找需求以创新,了解需求以完善细节在杨勃看来,对大部分人来说,书籍、音乐、电影的选择特别多,于是豆瓣网的方向初步确定,也就是需要发现和分享。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大家共享之后就会产生口碑传递。“所以,一开始做豆瓣不是为了做一个网站,而是满足人们的一个需求,如果对用户没用,只是新鲜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同一类型的各个网站,技术高低对网站外观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只需要使用一下网站,就会明白很多差距。原因就在于,创新来自找到需求,细节来自了解需求。 简单的前台与复杂的后台为了最大程度的符合用户习惯,简单的前台界面不代表系统的简单。事实上,正相反,在Web2.0的系统中,后台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一些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功能背后需要大量的程序和计算的支撑。基于数学统计的推荐引擎豆瓣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与大多数网站不同的是,最早开发的部分是一套推荐引擎,这是基于数学统计的计算模型。在用户点击、浏览以后,这套模型可以自动分析出“与其兴趣相投的人”,并主动地推荐用户最有可能喜欢的书籍、音乐或者电影。功能强大但使用简单的管理工具豆瓣是100%动态网站,没有一个静态的页面。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个人管理书籍、音乐、影碟的工具,只是将工具放在网上了。现在,很多网站抄袭了豆瓣的模式和资源,但仅仅抄袭一个网站的表面是没有价值的。Web越来越像一个计算平台。通过各种Web应用将计算机连接起来,比如需要相册时可以使用Flickr,需要地图时调用Google Map的Api。随着很多服务商逐渐将自己的服务开放出来,每个网站都可以视为一个软件服务提供商,相互之间的联系让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系统的复杂并不会带来功能使用的繁琐。强大的功能、简单的使用,这是Web2.0应用的必然趋势。由豆瓣的应用,可以看出发现联系用户之间的关系,在后台建立导引用户功能的连接,针对数据量做好方便的存储和查询,这就是网站技术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