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网络直播、网红主播,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大写的“污”。说实话,直播打色情擦边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打色情擦边球,到直播啪啪啪;从网红露点,到杜蕾斯百人试套。不断突破“污”的底线。
是什么让色情直播泛滥成灾?
在直播行业刚兴起时期,市场还未得到细分,直播平台同质化竞争激烈,用主播去圈流量成为首要目的。至于圈进来的流量转化成什么,转化率如何,流失率是否大,并不清楚,也暂时不关心。什么内容最能圈流量呢?食色性也,对性的偷窥欲乃是全人类共性,即使被唾弃,也至少能保证引发关注。
直播平台让内容制作和传播从PGC变为了UGC,将三俗内容的生产资料下放到了群众。这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先前,污的展现形式是文字、照片、视频,污的内容生产方是专业人士,技术门槛高和成本都很高。AV就是一种PGC,虽不能堪比院线上映的电影,但AV好歹五脏俱全。拍摄一部AV,至少也需要一个团队,配置包括编剧、导演、女优、男优、摄像、化妆。要编写剧本,挑选场地,布景,运用灯光、摄影器材,后期剪辑、配乐等等。有人曾分析,拍摄成本少说要十万。而直播平台使得生产成本几乎为零,场景就在自家,剧本无需撰写,器材就一台装载app的手机,无需后期剪辑。只需取一个有点“污”的标题,脱衣服上阵,就能引流量。并且,内容的制作和播出在同一平台发生,不需要内容创造者再去寻找传播渠道了。
主观上一味地追求流量,客观上内容制作成本的降低。此时,直播平台和主播达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平台对主播脱衣露肉采取一种“甭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态度。
另外,技术门槛和成本低,也方便同质化竞争的主播们和平台们互相模仿,突破底线,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战中。不就是比谁的底线更低么,主播一克服心理屏障,什么都不是事儿。毕竟,目前还处于直播污的行业初期,不比谁技巧高,敢触底线就有人看。
总之,直播平台没有主线商业模式,一味追求流量;直播平台为主播提供内容生产工具和传播平台,生产资料得以下放;内容生产技术门槛和成本低,竞争者可以轻易模仿,劣币驱逐良币。这三点使得人人都能成为产品经理,哦不,是AV产品经理。
直播创造社会价值?这个可以有!
UGC视频一直是坑,而直播技术发展只是加速企业和品牌跌入坑中的速度。因视频涉黄而受波及的品牌早已有之,对个人及品牌乃至整个企业的影响很大。从N年前的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到去年的优衣库直播间事件,到17被下架,再到最近映客、花椒、秒拍等新一批网站涉“黄”被查,可以看出色情擦边球不是获取流量的长久之计。只是,随着移动视频、直播技术的演进,品牌或企业从滋生恶性事件到因此而受损,这个过程越来越快了。
这不,最近一系列整顿直播网站的政策接连出台。4月13日,北京市网络文化协会联合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等20余家从事网络表演(直播)的主要企业负责人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以约束网络直播。4月14日,文化部公布,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六间房、9158等网络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被列入查处名单。本月,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将会同北京市网络文化协会,公布第一批主播的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