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讲座网总裁胡安军,有两点最让人难忘:一是在他工作十二年后,卖掉唯一的房子用来创业;二是他从复旦大学MBA毕业后,放弃丰厚的职业经理人薪水和优雅的生活,毅然决然走上了“创业”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他是河北承德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江苏镇江工作。九十年代中前期大学毕业时学的是工业电器化专业,毕业后的工作,他选择了做外贸。在此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电子邮件,就花钱也注册了一个,渐渐地,他感受到互联网的魅力和商机,工作之余,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自学起这方面的知识来。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海归招聘这方面的人才,就应聘到了这家网络公司,边工作边学习,渐渐地,他对互联网有了更深的认识。2004年,他开始在复旦读MBA。
他一向比较喜欢听讲座,本科期间一有空就去听,但是工作后很少有机会再听了,在复旦读书时,有一次他去听一个名人的讲座,那次讲座的火爆场面让他感到震撼,“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听讲座,很多人还因为进不到会场跟保安引发了冲突。”怀着能让更多人听到好讲座的想法,他开始付诸行动。首先,通过调查,他发现中国尚没有一家类似的网站。于是,当年6月份,他辞掉工作,卖掉房子,开始创业。
谈到他为什么注意到互联网,他举了个例子:当时邮寄一份EMS要几十块钱甚至上百块钱,而用电子邮箱既快捷又省钱,这使他对互联网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到这里有巨大商机。当时他曾打算做一个网站叫“丝绸之路 ”。由于不知道怎么做网站,他就到书店里买了几乎所有相关书籍,自己钻研。但感觉全靠自己不行,正好看到这第二家公司重金招聘这方面的人才,就毅然应聘进了这家公司。
在第二家公司待了一年多,由于互联网泡沫破灭,公司被人收购,于是他们这批元老退出,胡安军又去了另一家网络上市公司做市场。由于没有想到特别好的项目,同时也很喜欢这份工作,就一直没有去创业。
这样一位有想法有勇气的创业者,他的父母对他是否有什么影响呢?经过询问,得知他父亲是曾是政府工作人员,曾经受政府委派去管理过企业,因此在他读大学期间,暑期社会实践就到父亲所在的公司打工,并有机会跟随父亲参加一些企业内部会议,参加接待工作等,给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