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队伍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和重要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志愿者行动的重要力量。
抗击疫情有这样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回到家乡,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参与防控工作。有的坚宣传一线,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有的利用专业优势制作疫情防控宣传漫画,在网上传递正能量,有的回家投身当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在特殊时期,大学生志愿者应如何适当参与抗疫工作?记者采访了一些志愿者和专家,听他们谈论如何为爱而行。
“本着安全原则,真正做到‘护己即护人’”
徐杰是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家乡位于湖北省黄冈市习水县徐家洼村。本来打算利用这个寒假在家陪家人。1月24日,黄冈疫情防控升级,徐杰自愿加入村支部书记的防控工作。
做好安全防护的他,每天跟着村支书去村里每家每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设劝导岗,告诫村民不要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不要聚餐,不要聚会。短短的几天时间之内就走遍了全村378户,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随着疫情的发展,镇上为从外地回乡的人员配备了温度计和“温馨提示”,徐杰新建了“徐家洼村疫情防控群”,告诉从武汉和黄冈回国的人,他们必须每天早晚测量两次体温,并将其发送到小组。他每天向有关部门汇总记录。
徐杰在与辅导员老师的联系中说:“全国无数医生护士自愿支持湖北抗击疫情。他们的事迹深深鼓舞了全国人民。作为共产党员,我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专家说
李晓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青团委员会书记):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服务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志愿者服务工作已成为大学人才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的心中。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渴望为防控工作做出贡献,这也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和责任。但在非常时期,我们应该真正遵循安全的原则“护己即护人”,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自我保护的前提下。而且志愿服务的形式很多,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防控工作。志愿服务是行动和精神,传达真情。大爱是看不见的,让我们尽力做一个为爱而行的人。
“发挥专业特长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此时此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9级硕士生曹松林正在家乡武汉与数千万村民一起抵御疫情。
你能为你的家乡做些什么?除了和学校一起建造“团结成城人大人,共战疫情心连心”除了向一线学生传递正能量外,他还利用专业知识探索更多可能性。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探讨了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和生态保护区的界限明确、管理和生态保护。”曹松林说。
疫情下,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等都面临巨大挑战。曹松林还研究了疫情防控对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挑战和应对。
未来要研究如何利用生态扶贫帮助农村振兴,进一步加强生活环境整治,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曹松林说。
“在压力的作用下,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扰乱我们的日常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曲泽在家乡Xi写了一篇关于普通人心理健康的文章。
1月25日,他加入学校科普宣传小组,收集与疫情有关的科普、报道等相关信息,撰写与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普通人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进行宣传,帮助相关人员和普通人了解疫情期间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带来的不适。
工作很辛苦。他和他的朋友每天都会互相支持和鼓励。“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璩泽说。
●专家说
胡建国(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大学生在校园课堂和社区活动中接受了更多的志愿者服务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实践机会参与志愿者服务。目前,全国有近4000万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志愿者服务意识和参与能力强,是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