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雪柠
办理抵押登记,买卖二手房……房地产登记业务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房地产登记中心也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近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在保障窗口基本、急需服务的同时,在全市实施了互联网 房地产登记服务,并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税务局、市城管委员会合作,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房地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版。
新推出的七个应用场景简化了纸质申请材料,缩短了房地产业务处理时间,有效保障了信息安全。自推出以来,大厅流量减少了2000多人。
极速:45天完成平台开发
根据原计划,R&D周期于3月31日完成。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群众和企业在家里办理房地产业务,负责R&D的市测绘院研究人员在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区块链 房地产登记七个应用场景正式上线。
据报道,抵押登记和抵押注销登记的房地产所有人可以直接在银行或公积金部门等服务网点完成抵押登记和抵押注销登记业务申请,无需到房地产登记大厅。
此外,还推出了网上申报业务,申请人可以在家登录网上服务平台完成业务处理。
方便:一网通办省时提效
市规划自助委员会发布了办理房地产登记业务的公告,建议市民尽可能通过计算机、手机和覆盖各区的房地产登记自助服务终端申请登记和查询业务。区块链 房地产登记平台的推出进一步缩短了房地产业务的处理时间。
以企业间非住宅房地产交易登记业务为例,选择一网模式。双方完成在线服务平台信息填写后,窗口完成时间从原来的三小时压缩到半小时左右。
其中,海淀区、大兴区房地产登记中心为疫情防控材料生产企业提供立等可取服务。朝阳区房地产登记中心引导市民通过网络办理境外机构和个人的抵押登记。房地产所有人通过银行或公积金部门等服务网点完成抵押登记和抵押注销登记业务申请,银行或公积金部门直接取得自动生成的房地产登记证电子许可证,快速实现许可证贷款。
市规定自委确认登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申请人除办理抵押贷款外,在电力、燃气、歌华有线(600037、股吧)部门办理业务时,无需携带纸质房地产证,在手机上出示房地产登记电子证即可完成业务。
安全:区块链技术提供保障
区块链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会计技术,具有不可伪造、全过程痕迹、可追溯性等特点。区块链技术也是平台升级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
一是安全,二是共享,三是高效。市规划委员会确认登记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业务处理过程信息存储到区块链,业务处理、审批过程和结果可追溯,以后业务纠纷,可从区块链收集证据,为业主和审批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处理环境。
通过获取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链数据,可以优化夫妻房屋转让登记、二手房屋交易登记等业务流程,简化身份证、结婚证/离婚证、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等材料,加快审批流程。
据悉,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全市房地产登记中心登记窗口开辟了绿色通道。所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和人群的登记业务都简化了流程,优先考虑。